ppjsbanner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上海六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021-38688888
官网:WWW.6LI.COM
邮箱:SALES@6LI.COM
地址:上海嘉定曹安公路4671号协通科技园内28幢6层乐利网

9
2021-3
Uson-21超声波液位计在氧化铌生产中的应用
氧化铌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用途广泛,是制造陶瓷电容器、铌盐及金属锟的原料,电子工业中用作压电导体材料,还用于催化剂、耐火材料及配制标准溶液。其相对密度为4.6,熔点为1520℃,加热时变黄,不溶于水,溶于氢氟酸和硫酸,能与碱金属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相溶。我国氧化铌的生产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没有专一的钽铌矿,多从钨钼冶炼渣、稀土冶炼渣以及其他回收料中回收,因此产量极小。随着氧化铌应用越来越广,对氧化铌的物化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人们对氧化铌的生产设备和工艺都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从而使各种工艺流程及设备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创新。 一、氧化铌的生产工艺 目前,氧化铌的生产主要以压洗工艺为主,该工艺广泛采用耐腐蚀、节能降耗、连续高效的设备,使用大面积压滤机,用厢式压滤机与调浆槽取代原始工艺的调洗槽,使氧化铌的生产效率和金属回收率大大提高。 该工艺的生产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工艺流程图 二、超声波液位计的选择 在氧化铌生产的调浆、萃取Nb液、沉淀、压滤等工艺中,需要使用氢氟酸、浓硫酸、氨水、仲辛醇等强腐蚀性的液体,为防止这些强腐蚀性液体高位溢出,在矿残中转槽、负有储槽、循有中转槽、铌液中转槽等环节选用非接触式仪表来检测其液位高度最为合适。相对雷达液位计、外贴式液位计等其他非接触式仪表,超声波液位计具有性价比高、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等特点,因此用户将超声波液位计列为首选仪表。 氧化铌生产的复杂工况和恶劣环境,对超声波液位计的要求较高。如要求所选择的液位测量仪表的探头应使用防腐材质,以免被强腐蚀、易挥发液体腐蚀;潮湿的环境,客观上要求仪表的整机密封性好,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以避免元器件受损,影响仪表的稳定工作;氧化铌生产中,使用的中间萃取原料以及中间产物不但具有强腐蚀性和易挥发性,还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最终产物氧化铌作为一种粉末性物质,同样具有爆炸性危险,为确保生产安全,需要采用隔爆型仪表,具有防爆功能。 正因为超声波液位计的选择直接关乎生产安全,所以,用户在选择购买时,也是慎之又慎。在对多家超声波液位计综合对比后,市面上的仪表要么不能满足上述生产要求,要么性价比不高,都被用户舍弃。后经介绍,用户最终选择了性价比高、测量稳定可靠的计为Uson-21超声波液位计,在氧化铌的生产中用于测量氢氟酸、浓硫酸、氨水、仲辛醇等强腐蚀性液体。 图二、现场安装图 三、Uson-21超声波液位计的优势 事实上,用户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计为Uson-21超声波液位计,是因为与其他同类超声波液位计产品相比,计为Uson-21超声波液位计具有如下优势: 1、较高防爆等级(ExdIICT6Gb)。 2、带温度补偿功能,测量精度高,适应性强。 3、具有RS-485通讯接口。 4、采用特殊回波处理方式,有效避免虚假回波。 5、整机防护等级高达IP66/IP67。 6、PVDF材质探头,非常适宜用于腐蚀性液体的测量。 8、EMC设计符合IEC61000-4(GB/T17626.2)标准--EFT(群脉冲A级性能)、ESD(静电释放A级性能)和浪涌的法规要求。 从计为Uson-21超声波液位计的上述优势可见,其完全满足氧化铌生产对于防腐、防爆、密封性、测量稳定性以及性价比的要求,被用户选用也就在情理之中。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计为56台Uson-21超声波液位计,在极其恶劣的生产工况中运行稳定,从未出现波形抖动、测量不准等情况,有力保障了氧化铌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超声波液位计的原理和应用 (更多产品信息详见:www.jiweimeter.com或者www.levelmeter.cn)
27
2021-1
行业|我国线缆产业的总体评价(1)
广州国际线缆展邀您关注来自电缆网的资讯分享: 产业规模及其完整性 01 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齐全 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以线缆产业转折发展计)的快速发展,同国家整个工业体系一样,我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线缆产业体系,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到电工导体与裸电线、电气装备用线缆、电力电缆、绕组线和通信电缆及光纤光缆五大类线缆产品,再到专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产品认证与评价以及产业配套、工程应用等一系列工业能力与技术体系,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完整、系统的线缆工业体系和产业链。 02 产业规模庞大,满足国内建设需求 我国线缆产业年销售额超过14000亿元(现价),已经成为连续七年前总额在万亿元以上的基础性配套产业。2017年消费铜导体650万吨,铝导体250万吨,光纤2.5亿芯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线缆制造世界第一大国、线缆消费第一大国。从总体来看,除了部分基础材料和较为特殊的使用用途或部分为高端工业装备配套外,我国线缆产业几乎能够全部提供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所有线缆产品和技术,大到远距离输送电能的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超高压海底电缆、5G乃至量子通信主干网线,小到医疗器械及电子产品用电线,我国线缆产业均可生产提供。应该说,我国线缆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近40年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产化能力及技术水平 01 国产化能力 我国线缆产业经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40年的高速发展,产业整体规模、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和扩张,除了少量特种材料和线缆依靠进口外,绝大部分线缆产品均可实现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国际市场。 02 技术水平 在技术水平上,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进入高端。由于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区域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中低端产品仍然有大量的有效需求。这些现实需求也为中低端线缆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实际应用市场。在部分高端线缆产品技术领域,我国已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如:超高压电力电缆、超高压直流电缆、海底电缆、超导电缆、部分高端电气装备线缆、特种架空输电线、特种电磁线、光纤光缆、数据电缆等。 03 主要差距 在技术水平与能力上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基础研究、高端材料、重要装备、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劳动力素质以及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例如:超高压交联电力电缆用的超纯浄绝缘材料和超光滑屏蔽材料、高压直流电缆用绝缘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髙性能特种电缆材料和髙速铁路杋车及海洋资源开釆用的特种电缆部分依赖进口;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设备全部来源于进口;还有高速度、高性能、高精度的线缆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国内生产水平更是差距很大。 对外依存度及国际竞争力 01 技术及产品对外依存度 (1)基础性研究方面。由于线缆产业本身属于传统型的基础性工业,基础理论相对完整,但在新型材料机理、高端基础性工艺与方法、基础工业软件以及基础性应用技术等方面,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杋构、制造企业以及工程用户正在进行不同阶段的持续硏究,主要靠自主研发,对外依存度不大。 (2)基础性材料方面。超高压交联电缆用绝缘料和屏蔽料、髙压直流电缆绝缘料和特殊性能要求的氟塑料、橡胶材料、薄膜材料、聚酯材料等部分依赖进口或国内注册的外资独资企业,主要原因是我国化工合成树脂材料水平不高,基础材料性能不稳定,因此对外依存度较高,每年依赖进口材料达数十亿美元,特别是高压及超高压电缆绝缘及屏蔽材料。 (3)特种电缆方面。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裝备用线缆领域,如:航空装备用特种线缆、海洋勘探及资源采集系统用线缆、高速机车用髙电压电缆、采煤机用特种电缆、特种绕组线等。 (4)高端工艺装备及检测设备仪器方面。高产能电工铜杆生产设备、超高压电缆生产装备及检测设备、高性能高速度挤出设备、高速绞线及编织设备、特种线缆特殊性能测试设备、高精度分析仪器及测试设备等。 02 市场对外依存度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依据海关提供的资料统计数据,分析近几年我国电线电缆(含光纤光缆和接头电缆,以下同)产品进出口情况,阐述对外市场依存度。 (1)进出口贸易总量情况 2016~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岀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1.8%,进出口贸易总量年均增长为2.5%。在此期间,进出口贸易额占比中,前三位分别为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合计占总量的90%。图1-13和图1-14分别列出2016~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重量及其年均增长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达到了30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增长6.9%,进口增长9.7%,进出口贸易量292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2.4%,进口增长-1.0%。 尽管2018年开始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但电线电缆的进出口总额及总量仍呈现增加趋势,增速有所放缓。 (2)主要线缆产品进出口金额(列于图1-15) (3)出口主要区域及产品分析 2016~2019年上半年我国电线电缆出口贸易额区域分布,展示于图1-16。出口区域中,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合计占总量接近90%,相对而言,对北美洲的依存度还是比较高的。 以2018年我国电线电缆出口产品数据为例分析出口情况,出口各类线缆产品金额比例展示于图1-17。 出口产品金额占前三位的为:有接头电缆(45.1%)、点火布线组(12.1%)和额定电压≤1000V的电缆(1.9%),三者合计占了总出口额的69%,仍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出口额占比后3位的产品有:额定电压>35kV的电缆(0.8%)、额定电压≤35kV的电缆(3.6%)和绕组线(3.7%)。 (4)进口主要区域及产品分析 2016~2019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口贸易额区域分布情况展示于图1-18。 进口区城中,业洲和洲占比近90%,相时面言,对北美的存度较低。 以2018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口产品数据为例分析,进口各类产品金额比例展示于图1-19。 进口产品金额占比三位的分别是:有接头电缆(45.0%)、额定电压≤80V的电缆(15.5%)和额定电压≤1000V的电缆(10.0%)。三者合计占总进口额的71%,仍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与出口情况差不多,进口额占比后三位的产品有:额定电压>35kV的电缆(0.2%),额定电压≤35kV的电缆(1.9%)和同轴电缆(3.9%)。 分析近几年我国线缆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线缆产业总体上对外市场依存度不高,不管是出口产品还是进口产品,但产品类别上有差异。 进出口线缆量最大的当属有接头电缆(均占总量的45%),其次为额定电压≤1000V的低压电缆(合约25%)。有接头电缆应引起高度重视,进口的低压电缆多为高端的特种装备用电缆。另外,尽管目前我国光纤光缆出口值不高,但增速很快。相反,进口额明显逐年降低,表明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对外输出能力显著增强。 (5)国内前十省市线缆进出口情况 尽管线缆产业总体上对外依存度不高,但由于我国线缆产业在各省区分布极不均衡,各省区的线缆产业对外依存度差异很大。这对线缆制造的主要省区影响较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线缆出口最大省份的广东省,出口占国内线缆总量的40%,进口占比近35%,主要是接头电缆居多。 图1-20和图1-21是2016年~2019年电缆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个省市数据统计情况。 综上所述,我国线缆产业在技术、市场和贸易上对外依存度相对不高,除少量材料、装备及特殊线缆产品外,绝大部分的原材料、关键技术、工艺装备、检测仪器及线缆产品等均能自主生产,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需求。国内线缆产业的主要市场还是内需为主。 03 国际竞争力 近些年,虽然我国线缆产品制造技术以及质量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国内几家大型或专业线缆企业也加速了国际市场的产业布局与经营扩展,国际竞争力取得了较大提升,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的线缆企业相比,我国线缆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形象与国际话语权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中高端线缆产品技术性能、质量水平及长期可靠性等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仍处于相对竞争弱势,依靠低档价格和中档性能品质所构成的产品性价比难以体现长期竞争优势。同时,低附加值市场正面临低成本新兴国家的追赶与竞争。 总体上看,我国线缆产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尚处于中档水平,亟待进一步加强提升 04 在全球线缆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 我国是全球线缆第一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生产规模和消费总量都非常庞大,但生产和消费的绝大部分线缆产品都为中低端产品,包括出口产品。从全球线缆产业链和价值链来看,我国线缆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为主、中高端较弱的地位。 仅以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进出口产品价格对比予以举例,见图1-22。 通过对几种主要电缆品种的进出口均价比较可以看出,总体出口均价为9美元/公斤,进口均价为24美元/公斤,进出口价差总体为2.7倍,其中,同轴电缆价差最高超过了12倍,额定电缆≤80V的电缆价差最低接近2倍。通过对比同类电缆产品进出口价格上如此明显差异,表明出口的多为中低端产品而进口的多为高端产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线缆产品的技术和品牌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事实。 文章来源:电缆网,摘自《中国线缆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咨询报告》,未完待续。
16
2021-3
机械设备润滑的9个常见误区
说到润滑,大家都不陌生,正确的润滑方式可以改善设备性能,延长工作寿命。任何设备都离不开润滑,但实际生产中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入润滑的误区,例如,认为有油就能润滑,油的粘度越大效果越好等等。为避免错误的操作给机器带来损害,本文介绍了9种常见误区,供大家参考。 01. 认为润滑的目的就是使机器运转更快 机器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其接触表面都会产生摩擦及磨损。据统计,世界上1/3以上的能源消耗在摩擦损耗上,当磨损量超过允许极限时直接影响机器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故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加入润滑剂形成润滑油膜,以减少摩擦减轻磨损,同时还可起降温冷却、缓冲吸振、密封等作用。 润滑的目的不仅使机器运转得更快,更重要的是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及延长使用寿命。 02. 误认为有油就能润滑 润滑油有不同的种类和工作性能,为改善润滑油的某方面性能,在其中还应加入相应的添加剂。 为了使机器得到合理的润滑,不同类型、不同工况、不同供油方法等应选择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和添加剂。 因此不能认为什么油都能润滑,更甚者润滑油选择不当还将造成润滑事故,这在设备故障中占有很大比重。 03. 润滑油量越多,润滑效果越好 若为脂润滑,过量则阻力增加,引起轴承发热,导致润滑脂的漏失,高速重载机器尤甚。 一般油润滑可用油位指示器显示油面高度。如减速箱中高速级大齿轮浸油深度为1-2个齿高为宜,以免高速级齿轮润滑不良,同时也可减少齿轮的运动阻力和油温升高。滚动轴承的润滑脂填充量一般不超过轴承空隙的1/3-1/2。 04. 润滑油粘度越大,润滑效果越好 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指标,其标准通常在100℃的温度下来确定润滑油的牌号,牌号越高,其形成的润滑油膜越厚,虽然减少了摩擦面的摩擦力,却增大了阻力,动力损失增大,增加能源的浪费。 机械在刚起动时,温度较低,摩擦面润滑油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温度的升高而流失一部分,润滑不能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油不能很快地补充到机械的摩擦面,由于油的粘度较大,流动缓慢,导致机件的磨损较大。 有资料表明,润滑油的粘度降低1mm2/s,就可节省15%的燃料。粘度的选择应考虑工作速度、工作温度等因素。润滑油的低粘度化是当前节油的措施之一。 05. 一成不变的按设备说明书规定的用油等级选油 大部分设备管理人员都认为,设备生产厂家规定的油就是法规,其实说明书上规定的用油是指一般工况,未必适合实际工况条件,应根据实际使用条件灵活选用。 06. 润滑油变黑就说明润滑油变质 润滑油变黑就说明润滑油变质,该换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例如,加有清净分散剂的机械油使用不久后变黑属于正常现象,不能轻易认为油品已变质。加有添加剂的润滑油,往往会使轴承表面产生暗色保护油膜,在使用过程中变黑也属于正常现象,无须把变黑的润滑剂除去。因此,确定润滑油是否变质,应综合分析,按质换油。 07. 使用过的润滑油不能用,必须扔掉 其实除已腐败变质的油以外,还有较多的润滑油可以利用。 更换下来的油,如仅仅是混入杂质,还可经沉淀和过滤后重新使用; 污染较重的油液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作粗加工设备润滑剂露天设备防锈使用,或将废油收集上缴供废油再生使用; 难以再生利用的油液,一般经简单处理之后还可作为燃料油烧掉。 08. 润滑油都可相互替换使用 润滑油的选择,根据机器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摩擦表面具体特点和润滑方式的不同,选用的润滑油的种类、牌号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不能替换使用。 09. 较长时间不更换和补充润滑油 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下降或改变,随着油质的下降,如不及时更换或补充润滑油,润滑性不佳,容易造成高温现象。
14
2022-2
设备油液在线监测专家谈磁力泵的传动原理
一、磁力泵的概念 磁力传动泵也称磁力泵,其显著特点是该泵无轴封部件,即不存在动密封泄漏点。磁力传动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磁力传动泵的特有结构部分和电机组成。其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磁力传动装置示意图 二、传动原理 根据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介质原理,当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通过磁力线的作用耦合了与叶轮相联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了力矩的非接触式传递,由原来常规泵的一根轴加设轴封部件改为两根轴加设隔离套结构,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的泄漏问题,也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消除了炼油化工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产。 三、磁力泵的工作条件 磁力泵输送介质的密度不大于1300kg/m3,粘度不大于30×10-6m3/S的不含铁磁性和纤维的液体。常规磁力泵的额定温度对于泵体为金属材质或F46衬里,最高工作温度为80℃,额定压力为1.6MPa;高温磁力泵的使用温度≤350℃;对于泵体为非金属材质,最高温度不超过60℃,额定压力为0.6MPa。 对于输送介质密度大于1600kg/m3的液体,磁性联轴器需另行设计。磁力泵的轴承采用被输送的介质进行润滑冷却,鼓磁力泵一般严禁空载运行。 磁力传动泵结构图 四、结构特点 1.永磁体 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2.隔离套 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涡流的表达式为:。其中Pe-涡流;K—常数;n—泵的额定转速;T-磁传动力矩;F-隔套内的压力;D-隔套内径;一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的抗拉强度。当泵设计好后,n、T是工况给定的,要降低涡流只能从F、D、 、 等方面考虑。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3.冷却润滑液流量的控制 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和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当冷却润滑液不够或冲洗孔不畅、堵塞时,将导致介质温度高于永磁体的工作温度,使内磁转子逐步失去磁性,使磁力传动器失效。当介质为水或水基液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3-5℃;当介质为烃或油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5-8℃。 4.滑动轴承 磁力泵滑动轴承的材料有浸渍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工程陶瓷等。由于工程陶瓷具有很好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所以磁力泵的滑动轴承多采用工程陶瓷制作。由于工程陶瓷很脆且膨胀系数小,所以轴承间隙不得过小,以免发生抱轴事故。 由于磁力泵的滑动轴承以所输送的介质进行润滑,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使用工况,选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轴承。 5.保护措施 当磁力传动器的从动部件在过载情况下运行或转子卡死时,磁力传动器的主、从动部件会自动滑脱,保护机泵。此时磁力传动器上的永磁体在主动转子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涡损、磁损,造成永磁体温度升高,磁力传动器滑脱。
9
2022-9
盐边县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守查保”专项行动
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全县群众食品安全,盐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录入风险隐患3504条,发现问题3453个,整改完成率100%。 据了解,该局聚焦食品流通环节,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等为重点区域场所,以散装熟食、调味品、乳制品、等为重点品种,以生鲜配送为重点领域,全面排查食品销售行业落实主体责任,门店进货查验记录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未按要求严格履行索证索票义务等情况。 针对特殊类食品,该局扎实开展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特殊食品隐患排查,严厉打击特殊类食品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结合经营主体自查和市场监管监督检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和整改台账,形成工作闭合。 盐边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会将“守查保”专项行动与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切实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筑牢食品安全底线。(高绍敏 陈瑷 记者程伯全)
27
2022-5
【视频】红外线加热技术在涂装领域的应用:究竟何种技术,使烘干效率提高了整整四倍?
红外线加热技术在涂装领域的应用 加热烘干固化是涂装工序中至关重要的步序。 对于红外加热,您了解吗? 视频来自于易涂学堂贺利氏特种光源的楼荣老师: 《红外线加热技术在涂装工业领域的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 ——热辐射的加热原理 ——红外加热的特性 ——粉末涂装工艺的红外技术 ——红外线技术的应用
15
2024-4
芯科科技xG26系列产品为多协议无线设备性能树立新标准
中国,北京 – 2024年4月9日 – 致力于以安全、智能无线连接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厂商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今日宣布推出新的x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和微控制器(MCU),这是迄今为止物联网行业领先企业性能最高的系列产品。该新系列产品包括多协议MG26 SoC、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BG26 SoC和PG26 MCU。这三款产品的闪存和RAM容量都是芯科科技其他多协议产品的两倍,旨在满足未来物联网(IoT)的需求,以应对一些要求严苛的新兴应用,如Matter。(图片来源芯科科技官网)“随着从消费到工业领域的用户从其物联网部署中获得更多的好处,他们的需求正在稳步增加。”芯科科技首席执行官Matt Johnson表示。“新的xG26系列是面向未来打造的产品,可以为设备制造商赋予信心,确信他们当前的设计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图片来源芯科科技官网)为了帮助设计人员打造能够运行先进物联网应用的设备,xG26系列产品提供了以下特性:· 与xG24系列产品相比,闪存、RAM和GPIO容量增加了一倍,可以支持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开发先进的边缘应用。其通用输入/输出(GPIO)引脚数量是xG24的两倍,意味着设备制造商可以将其与两倍的外围设备相连接,以实现更好的系统集成。· 采用ARM® Cortex®-M33 CPU和用于射频与安全子系统的专用内核,以多核形式实现了性能更高的计算能力,有助于为客户应用释放出主内核。· 嵌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硬件加速功能使机器学习算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8倍,而功耗仅为原来的1/6,实现了更高的能量效率。· 通过芯科科技Secure Vault™技术和ARM TrustZone技术实现了最佳的安全性。利用芯科科技的定制化元件制造服务,xG26产品还可以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客户设计的安全密钥和其他功能进行硬编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抵御漏洞的能力。· 利用芯科科技经过验证、测试和认证的2.4 GHz无线协议软件栈实现2.4 GHz无线连接,包括Matter、Zigbee、OpenThread、低功耗蓝牙、蓝牙网状网络、专有协议和多协议,同时提供最佳的射频链路预算,可以提升传输范围,减少传输重试,从而提供更佳的用户体验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MG26多协议SoC旨在打造为最先进的支持Matter over Thread的SoC芯科科技专注于Matter,这是一种可快速部署的应用层协议,支持设备在领先的物联网网络和生态系统之间进行互操作。芯科科技是半导体领域中Matter代码贡献量最大的厂商,也是所有厂商中第三大的代码贡献者。从致力于Matter发展的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使芯科科技深刻了解到,随着Matter增加对新的设备类型和安全功能增强等的支持,如何才能打造出与不断发展的Matter标准需求相适应的产品。自2022年10月Matter 1.0发布以来,到目前为止的18个月中,大多数设备类型的Matter代码需求已经增长了6%。投资打造支持Matter的智能家居的消费者不会希望他们的新设备在几年内就变得过时。相反,他们希望能确信自己去年购买的Matter设备仍然可以与同样的设备一起使用,并且和他们明年购买的下一个Matter设备一样安全。这就是Matter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承诺,也是芯科科技将MG26设计为最先进的支持Matter标准的SoC的原因所在。MG26与屡获殊荣的MG24多协议无线SoC在相同的平台上构建,其闪存和RAM容量是MG24的两倍,可配置高达3200 KB的闪存和512 KB的RAM。MG26的GPIO引脚数量也是MG24的两倍,这意味着设备制造商可以将其与两倍的外围设备相连接,从而实现更好的系统集成。MG26、BG26和PG26集成了芯科科技专有的矩阵矢量AI/ML硬件加速器,不止可以为Matter应用,而是可以为所有应用实现更高的智能。该专用内核针对机器学习进行了优化,处理机器学习操作的速度提升了高达8倍,而功耗仅为传统嵌入式CPU的1/6。这显著提高了该系列产品的能量效率,因为这些产品可以将基于机器学习的激活或唤醒提示交由加速器分担,从而允许更多耗电功能进入休眠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消耗。这对于传感器或开关等电池供电的智能家居设备来说是理想的选择,因为消费者希望这些设备能够隐匿在他们的家庭环境中,而不是需要不断更换电池来引起他们的注意。芯科科技凭借新的SoC和MCU系列产品加强其在物联网行业的领导地位芯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完全专注于物联网的公司之一,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广度、深度和专业能力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这就是xG26以系列产品形式推出的原因。MG26是Matter的理想之选,BG26蓝牙SoC也具备所有相同的功能,并针对低功耗蓝牙和蓝牙网状网络进行了优化,而PG26则可以为闭路监控(CCTV)摄像头、遥控器和儿童玩具等非连网应用提供低功耗智能。更高级的xG26和xG24产品之间的引脚兼容性,以及芯科科技Simplicity Studio这样的共享型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使开发变得简单,并且支持从芯科科技第二代无线开发平台的其他产品进行无缝迁移。
4
2021-3
轻型试验变压器的成套组成
轻型试验变压器的成套组成 油浸式高压试验变压器是对高压设备进行交、直流耐压试验的专用仪器。该仪器由三部分组成:高压试验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电源控制箱、连接导线。 油浸式高压试验变压器工作原理 将控制箱、中试控股高压试验变压器用连接导线按正确的方式连接上,将手轮调回零位,接通电源,控制箱面板绿灯指示亮,表示电源接通。按下起动按钮,红灯亮,绿灯灭,表示试品已接通,可以升压。转动调压器手轮,均匀而较快地升压,同时从控制箱指示仪表读取所升高压电电压数据,并记录所升高电压的稳定时间。 油浸式高压试验变压器故障现象 控制箱高电压指示仪表指示不正常(即不能检测试验时所升高电压数据)。外观初步检查,自耦调压器二次输出正常,电压表无异常,线路连接正确。
28
2024-3
喜报 | 町洋斩获 CAIMRS “自动化创新”奖项
3 月 14 日,由工控网主办的 2024 CAIMRS 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于杭州圆满落下帷幕,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媒体平台,工控网每年都会评选出一系列优秀的工控产品,并颁发相应的奖项。此次, 町洋 0274 系列手柄式接线端子作为公司新晋的明星产品之一,凭借其专业、可靠的技术硬实力获得了“自动化创新奖-配电类”的殊荣。町洋公司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不断投入研发和生产,努力提升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奖项的获得是对 0274 产品性能和技术实力的认可,而 0274 产品也的确身怀多项技能!手柄专利    首先就是 0274 系列接线端子其专利技术的结构和手柄式的设计,使得用户无需额外的工具便能便捷、快速地进行接线操作。同时产品能够牢牢紧锢住导线,确保了接线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稳定可靠     此外,0274 系列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用性,保障了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品最高可达 1000V/76A,能够应用于各类大功率使用需求,满足用户现场各类场景使用。正是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性能,0274 产品才在自动化领域脱颖而出,获得了自动化创新奖项的认可和肯定。未来,町洋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倾听用户的需求和建议,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
2023-4
听了美国话?日本宣布“限芯”!中方表态
中新网3月31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政府3月31日表示,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有分析认为,日方此举是在配合美国实施的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人为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只会损人害己。 日本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政府3月31日宣布,将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于5月发布修订后的省令,并于7月实施。 图片来源:路透社报道截图 日本是尼康、东京电子有限公司等主要芯片设备制造商的所在地。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未明确指出此举意在针对中国,只是声称日方“希望停止将其先进技术用于军事目的”,“制造商想要向任何地区进行出口,都要先得到出口许可”。 但路透社认为,日方的措施是为了配合美国实施的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英国《金融时报》还称,日本此举是在履行其与美国和荷兰达成的、针对中国半导体的三方协议。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曾公布一系列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规定。白宫被曝还在向盟友施压,要求它们通过相关措施,限制荷兰阿斯麦等企业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 2023年1月,《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日本荷兰两国与美国国家安全官员进行高层会议后达成了协议,同意与美国一道,禁止向中国出口部分设备。但由于协议的敏感性,各方都未曾公开宣布。 “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只会损人害己” 对于个别国家的遏制打压,中方多次表示强烈反对,指出为维护一己霸权之私,绑架国际正常经贸合作,终将作茧自缚。 3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日本计划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一事时表示,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人为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只会损人害己。 对于美与半导体相关对华出口管制将扩大到日、荷企业,毛宁日前还表示,美国“长臂管辖”是美政府以综合实力和金融霸权为后盾,根据本国法律,对他国实体和个人滥施“域外管辖”的蛮横司法实践。为维持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人为干扰正常经贸往来,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同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背道而驰。 近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荷兰阿斯麦公司全球总裁温宁克时还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愿为包括阿斯麦公司在内的跨国公司来华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并提供高效服务。希望阿斯麦坚定对华贸易投资合作信心,为中荷经贸合作作出积极贡献,并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完)
25
2023-3
4年5000万?里夫斯:我想留在湖人但更想赚更多的钱
北京时间2023年3月25日,湖人球员奥斯汀-里夫斯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了自己未来选择。 他表示:“我想留在湖人,但NBA就是一场生意。任何说球员打比赛不是为了钱的人都是在说谎。所以,我想尽可能多地赚钱,无论在哪里赚到这些钱。” 里夫斯本赛季打出了生涯高光表现,而他的薪水仅为156万美元。本赛季结束后,他将成为受限制自由球员。有消息称,他将得到一份4年超5000万的合同。 本赛季截止目前,里夫斯场均能得到12.3分3篮板3助攻,三项命中率分别是52%、38.3%和85.8%。(编辑:盛哲) 发布于:北京市
23
2020-4
高端机床振兴乏力:高端失守、中端争夺、低端内战 机床
机床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部门,其中高技术机床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保持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提升高端制造业技术能力,尤其重要。当前我国机床行业处于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加速推动我国机床工业的转型升级。为此,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于不久前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召开了“当前我国机床工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研讨会”,进行了深入讨论。 机床工具工业是提供加工设备的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与核心部门。现代数控机床则融合了传统工业技术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升级,产品性能在向高速、精密、复合方向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向网络化、智能化、环保性方向发展。 当前,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在高端机床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德国西门子分别占数控系统50%和25%的世界市场份额。数控机床产品可大体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档精密数控机床为军工生产所必需,属于战略性产品,西方长期对我国实行严格控制或封锁。加快推动机床工业转型升级,尽快缩短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我国机床工业曲折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工业化奠基时期,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内,我国已形成了以“十八罗汉”和“七院一所”骨干企业院所为代表的机床工业布局。1960-1970年代,为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国家协调各部委和全国力量,组织了数次机床技术攻关。比如“二五”时期,为解决国家建设急需,中央决定成立由国家计委、科委、一机部、二机部等领导组成的“精密机床规划(6人)领导小组”,由李富春副总理直接领导,在一机部二局(机床局)设立战役办公室,目标是用10年的时间(1960-1970年),经过自主研发,拿下一批高精度的精密机床、关键零部件及相关的检测仪器。在举国体制下,这一阶段的努力形成了一大批成果,其中上海机床厂(高精度外圆磨床,圆度精度0.5μ)和昆明机床厂(高精度坐标镗床)被评为功勋厂。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国家基本实现了机床数控技术的普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机床产品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动操作技术水平。面对巨大的技术差距,我国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合资合作,力争尽快消化和普及数控技术。但因种种原因,效果不很理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机械部所属企业全部下放地方。90年代初,我国大幅降低机床产品进口关税、放开进口限制,随后放宽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我国机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管理弱化,大量机床企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原“十八罗汉”或破产重组,或勉强维持。 1999年,机械部属科研院所全部转制为企业。原有行业科研体系被打散,基础研究被边缘化,有些领域甚至消失,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服务行业的功能被严重削弱,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很多重点企业的研发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弱化。 与此同时,大量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机床行业,民营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2008-2015年,国企在全行业产值中的比重从25%减至10%,民企占比从60%增至近80%。[1] 2015年,739家规模以上金切机床企业中,国有(含集体)控股、私营、外资(含港澳台)企业分别为71、533、105家,资产占比为38:49:10;主营业务收入为18:69:11,实现利润为-12:97:13。[2] 新世纪以来机床工业的走势 世纪初产能急剧扩张 2001-2011年,受经济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旺盛的刺激,我国机床行业进入大发展期。这10年间总产值增长了10倍,利润增长2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8%和33.2%。2011年,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值达283亿美元(其中金切机床198亿)。从2002年和2009年起,我国分别成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制造大国,目前消费和产出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1/3和1/4。 在机床需求和产能急剧扩张的同时,数控技术也得到了普及。2013年以来,机床工业的产出数控化率和机床消费数控化率均超过70%,2016年更是达到80%左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成就。其中,国家对数控机床产品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1999-2008)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业内对市场前景普遍乐观。国内外资本大量投资机床行业,形成庞大产能。但机床工业是为制造业提供“工具”的,自身规模十分有限。各地方政府不考虑这一特性,出于GDP增长业绩的考虑,纷纷鼓动本地机床厂投资扩产,重、大型机床的盲目扩张尤为突出,很多重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急剧增加,为后来全行业的萧条埋下了伏笔。 结构性产能过剩 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严峻 从2012年起,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2015年降至个位数。我国机床工业进入低迷期,延续至今。尤其是其中批量型的传统中低档机床,产能严重过剩,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人力成本又不断上升,企业税负沉重,多数企业身陷困境。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2016年,全行业亏损面达45%以上,大批中小企业相继退出市场,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一批企业相继破产退出。国有企业普遍资本金不足,企业负债率高,负担沉重。 机床工业产值连年递减,市场萎缩。2018年,全行业产值比2011年下降17%,销售额下降21%。 2019年第一季度,行业整体情况仍未有好转。企业订单减少,市场预期悲观,行业运行质量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大,亏损面有所扩大。行业分化持续且有加剧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4月,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其中金切机床-14.5%,成形机床1%);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联系的222家重点企业所获取的相应数据,分别是-18%、-33.7%、-2.4%。这222家企业新增订单额同比增长-36.5%,进口增长-25.4%。行业协会预计,2019年行业增长率可能出现全年下滑。 根据最新统计,全行业共5537家企业(规模以上2257家,整机企业600多家),1-4月亏损面为19.4%;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所联系的222家企业,亏损面达42.3%(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其中金切机床亏损面52.9%,成形机床亏损面20.8%。特别是金切领域,很多企业破产退出。 有专家认为:一些老国有机床企业衰落,体制机制原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很多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如政府要求企业搬迁,费用让企业自己贷款解决,财务费用动辄上亿,企业利润微薄,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市场景气时,地方政府硬性要求企业扩大产能、为GDP增长做贡献,结果企业背负几十上百亿贷款,造成今天企业资不抵债的局面。地方政府在企业用人、投资方面干预过度,出了问题却找不到责任人。 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两个龙头企业先后破产重组,令人痛心。沈机股份(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度报表显示:资产负债率高达200%,当期亏损额超过营业额。集中了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尚且如此糟糕,集团公司的情况更是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机床用户需求明显升级。市场对批量化通用型产品的需求下降,对小批量定制型产品的需求增长;对单机需求减少,对自动化成套设备的需求增长。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西方国家一些机床企业正在从传统的“产品专业化型”向“市场专业化型”过渡。产品专业化即专注于某类(车铣磨)机床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市场专业化指专注于某细分市场(如汽车动力总成、航空发动机、消费电子等),针对用户工艺特点、满足严苛性能要求而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如德国GROB公司占中国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70%以上份额、济南二机床占国内轿车整车冲压设备80%市场份额)。面对国际市场转型,我国机床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机床工业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自身存在不少弱点和问题需要克服。同时,又赶上整体经济下行,投资需求锐减,加工设备需求进入存量时代。目前我国机床工业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 行业结构:高端失守、中端争夺、低端内战 在低端技术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国产机床产品(包括系统和整机)已基本占领国内市场。由于这一部分门槛较低,部件容易买到,前些年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现在中低档、通用型、单机类的同质化机床产能严重过剩,陷入降价竞争,企业大批倒闭。 中档机床市场是目前中外企业竞争的主要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国产数控系统和进口系统的竞争也集中在这一领域。国产中档系统技术正趋向成熟,目前市场占有率不足50%,国产化趋势不断扩大,可能最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广州数控是国内最大的中低档系统厂商。 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国内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市场长期被欧日企业垄断,进口依赖度超过90%。 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我国少数产品在精度方面可以和西门子、发那科相比,但产品的使用寿命、性能、稳定性还远不如它们,所配套高档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 高档机床的核心技术还聚集在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工具量仪上(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台、换刀机构、滚动元件、轴承、液气润滑装置等)。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机的性能和质量。在这一领域,我国技术基础薄弱,其性能、功能、质量、可靠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自我配套能力很低,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5%。如果从欧洲进口高档功能部件,当地法律规定必须加价16%-18%,有些重要产品根本不卖。这方面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进步。 高档机床整机的设计和装配技术尚未过关,在性能、加工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业内专家曾经将沈阳机床和日本马扎克(MAZAK)的技术水平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存在40年的静态差距,况且日本企业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有资深专家呼吁:我们已有的高精密机床技术能力正在部分丧失。曾经的“行业明珠”上海、昆明两家机床厂,已做不出当年产品的精度,技术人才或老化,或流失,企业趋于衰落甚至面临退市,甚为可惜。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率先大幅降低机床产品进口关税,放开进口限制。欧美日机床企业依仗技术优势,多年来占据着我国高档机床及配附件进口市场。 近20年,德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的100多家厂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和销售点,对国内企业形成包围之势。韩国和中国台湾通用机床与国内主流机型竞争,产品涵盖几乎所有品种。欧日机床企业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广泛建立人脉关系,国内大型国企的高档机床订单,基本被外企拿走。近10年来,全球经济萧条,外资企业加紧渗透和深耕中国市场。本国机床企业多在中低端技术领域微利经营,处境困难。 国内高档机床用户也习惯于购买外国产品,一般不考虑购置同类型本国机床。理由是工件成本昂贵,企业要保证正常运行和效益,也不愿意承担质量责任。但是,如果用户不给设备制造企业产品使用、验证、改进、定型的机会,我国机床工业的技术升级就永无希望。 在大连,原有的行业骨干——大连机床(转制民营)破产,当地机床企业只有大连光洋(民营)在坚持。而马扎克、因代克斯(INDEX)、格劳博(GROB)、THK等外企(均为独资)扎堆在大连高新区建厂,厂区位置、规模均优于大连光洋,还享受政策优惠。大连机床的很多优秀人才都被这些外企挖走,委以技术、管理和营销环节的重任,工资也成倍增加。行业专家感叹:“人才没有了,大连厂要恢复很困难。” 据业内专家介绍,上海、南京、无锡原来都有很好的机床制造行业基础,但现在这些工厂或垮台,或勉强维持。济南二机床的汽车整车冲压设备已占国内市场的80%,在美国击败德国舒勒拿下了一批订单,于是舒勒等德国企业到太仓建厂,兼并当地金方圆、扬锻等一批企业,扬言要和济二较量。一位民营企业老总慨叹:“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就是因为我们太开放了。”也有专家认为,我们至今尚未掌握国内外资机床企业的完整信息,实际情况可能比已经知道的还严重。 本土企业逆势而上,升级艰难 尽管行业处境困难,仍有一批企业迎难而上,脱颖而出。此次到会参加研讨的优秀企业代表有:大连光洋、广州数控、北京精雕、浙江日发(民营)、济南二机床、秦川、宁江、华中数控(国企)。其中一些企业的高档产品已取得可喜进展。在它们身上,体现了自主创新和振兴产业的爱国情怀。 有学者总结,这些优秀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点:长期专注技术研发,紧密配合用户需求,产品质量过硬;在细分领域深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适时转型升级;所服务领域的成长性好,比如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能源等。 与此同时,企业代表们也反映了目前遇到的诸多现实困难:企业税负重、效益低、研发缺经费;企业效益低导致员工薪酬低,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人才难稳定;企业力量微薄,无力搞基础研究和共性应用技术研究。 尽管如此,很多骨干企业为行业和自身的长远发展,长期坚持研发,但令人困惑的是,稳不住国内大用户,承担国家战略攻关任务没有机会量产,得不到回报,只是起了“敲门砖”的作用。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说:“企业既要保住不亏损,还要稳住技术队伍,数控系统是给国家‘堵枪眼’。我们产品没做出来时人家封锁,产品刚一做出来,国外企业的同类产品就降价,我们最后就是白干了。” 武重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部长李升说:“我们2003年开始跟华中数控等几家单位联合研究7年,研发七轴五联动机床。那台床子刚做出来,国外就放开卖,我们只做了一台就没市场了。如果不是国企的担当,我们肯定不会做这种事。前年听说这种设备(国外)又不卖给我们了。” “我们几十年坚持做基础试验和基础研究、前瞻性技术,坚持改进产品质量。我们产品的定位精度做到2微米,重复定位达1微米,跟瑞士迪克斯水平差不多,不过动态精度差距还比较大。我们的小模数齿轮机床市场占有率达60-70%,小自动车床、非标机床、卧式加工中心等,也在参与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现在企业苦于缺资金,竭尽全力搞研发,利润都谈不上,只是求生存。”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华介绍说,“基础性、战略性技术研发,仅靠企业自身投资不可能搞成。产业生态环境差,一是人才待遇相比其他行业差距太大,二是体制机制问题。” 为什么产业和科技支持政策的效果不理想 十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多份振兴装备工业的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已有政策或者未能有效落实,或被其他政策抵消。 2009年启动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4专项”),对机床行业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04专项”由工信部主持,组织协调全行业科技攻关,聚合了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共安排了数百项课题,至今大部分已完成。专项的实施,显著促进了高档数控机床以及各组成部分的技术研发步伐,解决了一批技术短板问题;许多产品类型实现从无到有,部分科研成果获得应用验证的机会。参与“04专项”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有很大提高,为进一步参与高端领域的市场竞争积蓄了能量。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才能有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有效推动产业升级?“04专项”是一个重要尝试。不过,“04专项”对推动全行业在高端技术领域进步的效果,仍不如预期。到会专家们反映有以下问题: 第一,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现有行业组织虚化,缺少权威性机构对全过程的有力领导。 第二,缺少行业级引领型的科研机构。行业技术研发体系弱化、碎片化。不少重点企业被授予科研机构名义(中心、基地、实验室等),但真正形成研发能力的企业并不多;广大中小企业研发能力薄弱;企业创新平台所承担的“04专项”研发成果无法在行业共享;国内机床科研力量分散,政出多门,缺乏统筹,重复投资。“产学研用结合”的效果不明显。 第三,“04专项”以关键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安排少,且长期无人负责。 第四,科研项目周期安排偏短,不符合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些单位把专项任务作为一般“课题”来对待。很多情况下,新研发的产品没有和用户需求密切配合、验证改进的机会。例如,某种加工发动机叶片的机床,用户提出200多个问题,软件搞了8个版本,多次试错才能成功,否则新产品不可能定型。 思考和建议 首先,关于机床工业的政策思想。人们常常把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技术部分,混同于一般“传统”制造业或“过剩产能”,把其中的国有骨干企业列入可以放手的“完全竞争”一类,而忽视高技术装备工业的战略意义。就机床工业来说,我们需要明确它在装备制造业和整个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机床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加快机床工业技术升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提质,改变“大而不强”的状态,具有决定意义。解决高档机床“卡脖子”环节,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更是加强国防建设所急需。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受到西方的防范、限制和围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将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配附件视为战略物资,对我国实行限制或禁运。“巴统”解散后,西方国家于1996年又签署《瓦森纳协定》,对向中国出售的高端设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我国一些重要企业都被列入美欧日的“禁售黑名单”。当前我国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西方对我国的限制和封锁必然日趋严厉。我们要下决心,坚持自主创新,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必须坚持开放政策,开放引进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但是开放的前提应该是“以我为主”,要纠正只引进、不注重吸收消化的倾向,避免造成长期被动依赖引进技术的情况。 其次,一般地说,后进国家要推进产业升级,“技术差距”和“市场信任”是绕不过去的两大障碍。新进入高技术市场的本国企业,面对长期占据技术、市场两大优势的西方企业,竞争不可能平等。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在WTO有关幼稚工业保护的框架内),对本国企业的成长应给予扶持和政策优惠,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国家对机床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政策,首先应区分其中的一般竞争部分和战略性高技术部分。 机床产业品种型号繁杂,企业小且分散,又面向广大市场,和单一产品牵头的科研项目(如航天)情况不同。尽管大量的中低档技术问题可以在供需双方互动中解决,但由于机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且收益有限,行业级的协调管理和共性技术研发及技术服务不可缺少。而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领域,少数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面临跨国企业的强势竞争,尚未站稳脚跟,国家应该给予关注和支持。 总之,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关系,开放和自主创新的关系。积极探索形成新的举国体制路径。进行全产业链指导,加强产业组织,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市场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行业组织的功能,如行业监督、协调,技术服务(标准、检测),规划和引导推进高端产品的有序发展。 第二,构建机床行业创新体系。要构建以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专业研发机构并行的研发体系,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科研规划要瞄准“高端”和“基础”两方面的薄弱点。在企业自身能力达不到的科技领域,国家应出手支持:一是抓高端产品,二是抓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共性技术的研发,从基础研究、基础零部件到总体设计,形成一个整体布局。 第三,中低档放开,聚焦高端领域,有重点地扶持重点企业。要把从事高端产品开发的优秀企业及其产品,介绍给用户群体,让用户在购买国产机床时也有选择的余地。 第四,促进产业生态优化,重视高档数控系统、功能部件/零部件和工具量仪的发展,鼓励“专精特”型企业的发展。 第五,落实首台/套采购政策,鼓励供需双方密切合作。多位专家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发展高技术产品,国家在市场环节的支持至关重要。好产品是市场培育出来的,建议加大市场方面的支持力度。多年来,我国市场培育了众多西方机床企业,现在应该依托这一市场培育本国机床产业实现升级。比如,某国企用户购置大连光洋的高档五轴机床样机后,双方密切合作,在使用中发现和解决了百余项问题,使新产品成功实现量产。很多研发的新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夭折,就是因为没有机会得到用户的使用验证。 某企业代表说:“我们做的数控系统,如果拿去考核都及格,但市场占有率就是不行,原因是稳定性可靠性差。几台产品好用不等于一批产品都好用;一年两年好用不等于十年八年都好用。实际上国外产品刚开始在中国使用时,技术成熟度也不够,是用户在使用中不断指出问题,让产品不断完善,最后被用户认可。……政府采购首台首套政策,往往眼盯着整机,数控系统(配套系统)得不到支持,因为太小。有的政府采购招标书,指明要用西门子、发那科的,功能部件也指定用外国货,这是违反招标法的。” “俄罗斯政府2016年出台719号文:政府招标采购机床,必须认证是本地生产的(要求2016年本地化率达30%,2020年达到80%),人家也要加入WTO。美国也有《购买美国货法》。尤其在当前环境下,政府应该理直气壮地支持国产数控系统。”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表示,“我们每年进口几十亿美金的机床,相当于几百亿人民币,如果拿一半给国内制造业,不至于有这么多企业陷入困境。现在光靠市场无形之手很困难。社会主义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要在机床行业得到体现。” 武重机床的李升建议“04专项”应当给机床制造企业一个应用和“练手”的机会。他说,“04专项”凡是做得好的,都是企业跟用户深度结合、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大家共同解决问题。如北一牵头,联合武重、齐重、齐二和清华、华中科大、哈工大等四五家高校,一起做重型机床的共性基础研究,互相交流,效果很好。 第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此问题,企业已经反映多年。国家将增值税从16%减到13%,但在机床企业效果并不显著,原因是供大于需,买方乘势压价。另外,很多企业因融资成本过高,严重挤压企业利润,导致企业研发经费不足。1998-2008年,国家对数控机床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对数控技术的普及功不可没,目前这一政策是否可行还值得讨论。有专家建议,机床行业可参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18.03.28)所涉的政策,对高精尖、智能型数控机床企业,实行相应鼓励措施。 第七,金融支持。有专家建议,可考虑设立机床产业发展基金,面向企业、面向产业链,针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进行持续的支持。 第八,实事求是地进行国企体制改革。专家指出,混合所有制改制的经验教训应该认真研究。不要为混而混或搞“拉郎配”,怎么有利于机床发展,就怎么改革。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宁江机床一度由五粮液控股,永华机械由房地产商投资设立,只要把机床搞好就行。现存国有重点机床企业,一定要把体制机制理顺,发挥好行业骨干作用。机床是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能)人才密集型行业,企业需要多年的团队、技术、人才积累,新兴民营企业光靠挖人,短期内也不可能取代老企业。 有专家认为,企业补充资本金,可以是国有资本参股、社会资金控股,或者几个国有资本股东相对参股,作为一致行动人。一些属于高精尖机床业的民企,也可对国有机床厂进行股权投资。但对于国家重型装备因利用率低出现企业亏损的,国家应该给予补贴政策。
7
2023-2
菲律宾答应美国基地,中国该填岛应对?这么做恰恰就是中了圈套
近期,南海周边出了两件事,对中国来说一喜一忧。喜的是,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宣布将加紧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该准则是对21年前,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更进一步。它的达成,可以帮助东盟国家与中国增进信任、凝聚共识,规范有序地管控危机,让南海风平浪静。 佐科宣布加紧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忧的又是什么呢?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近期访华,签下不少合作大单回去后,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带着军事合作的协议去了菲律宾。美菲新签下的协议,允许美国在菲律宾增设四个军事基地,而且位置敏感。美菲签的协议里,还包括了在南海重新启动联合巡逻的内容,就在奥斯汀到访之际,菲海军派出军舰到美济礁附近活动,被中国海警逮个正着。这些动作,确实有点让人担心,难道南海和平,会被菲律宾撕开一个口子吗?对此,我们不要太急着下结论。 美防长奥斯汀带着协议去了菲律宾 南海周边国家,相对有些实力,又和中国历史上争执较多的,主要有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不过到了近年,随着与中国经贸联系的加深,这些国家从发展中得到的好处,压过了争端。 菲律宾也是,如今中国是该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重要性不言自明。而目前暂时停滞的中菲油气合作,如果能顺利推进,将更紧密地让菲方离不开中国。离阿基诺三世当局炮制的所谓“南海仲裁案”,也不过才过去才几年的时间,其实杜特尔特以来的菲律宾总统都清楚,发展经济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靠拢中国。当今的中菲关系,仍有上升空间,趋势也不错,分析细节时,不能忽视这个最大的前提。 马科斯自然知道中国的重要性 马科斯上台后,和美国的关系在前任基础上往回走一些,摇摆幅度仍然属于正常。之前杜特尔特和美国是关系很僵的,如今新总统有所调整可以理解。美国的投资和技术等,各国必然还是重视的,作为别国的内政,中国可以想办法用各种手段去影响,但当然不可能干涉。 此外,总统马科斯能代表的是政界的立场,而非军方。因为历史原因,菲军方比政界更加亲美,这是公开的秘密。也因此,军方和美国的军事合作会更独立一些。在军事合作上,我们也该把菲律宾和美国的意图区分来看。菲方在乎的只是国土安全,其上限最多是它们主张的领土。但显然不会有多大意愿,去帮助美国,拦阻中国的影响力冲出岛链,甚至作为干涉台海的出发地。 菲律宾军方更加亲美 如果国土上的美国基地,和菲律宾自己的军队,被用来做这些超出自身利益需要之外的事,将面对很高的被波及风险,菲律宾的民意也不会答应。菲军方当然也清楚武力的差距,因此这么多年来尽管和中国存在摩擦,但没有敢于升级。 只要菲律宾能严格区分好考虑本国利益和帮美国做事的界限,中方也不用对其过于“关照”。就像搁浅在中国仁爱礁上的菲律宾废旧登陆舰,暂时留在那也问题不大,双方搁置以往的分歧向前走,等到达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再去处理。 还赖在仁爱礁的菲律宾废旧登陆舰 所以,中国不用因为一些船只的互动,或是菲律宾允许美国使用基地,甚至只是菲政客几句口嗨就过度反应。只需要对该区域严密监视,在对我方造成影响时适当处置即可,以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和技术手段,这种处理方式没什么难度。 南海岛礁,给中国维护权益带来极大帮助 在四个新美军基地的消息出来之后,国内网络上有声音说应该马上在南海开始继续填岛,和菲律宾针锋相对。其实大可不必,中国之前在南海填岛并非要是针对周边国家,一是越南等南海周边国家早就在南海进行岛礁填充,中国必须采取行动维护南海权益,不能坐视不管;二是我们的渔民或其他过往的民用船只,在海况恶劣时也有个地方可以躲避,也方便开展人道主义活动。真的需要继续填,也只会是针对域外国家的实际动作做出的回应,而不可能因为一个不大的突发事件就采取行动,中国没有那么过敏。 此次印尼方面想要推动的“南海行为准则”,正是为区域国家规范行为而准备的,可见印尼已经彻底想清楚了,和平才会有繁荣。等到周边各方都签署,遵守一样的规则行事,南海就会出现新的局面。不光这些国家内部的民粹也会没那么好被挑动,域外势力介入的借口也会更少。行为准则和经贸绑定,以及基建、人文等路线同时推进,时间在中国一边。 拜登政府为对华竞争,四处拉拢 为了和中国竞争,拜登政府确实是急迫。不光自己和北约轮番出手,在东亚下力气拉日韩下水,还试图在东南亚加大存在,菲律宾就是美国方面想撕开的一个口子。但这其中也有刺激中国出手的意味,中方如果对此反应过大去跟进,恰恰会刺激菲国内的民意产生逆反,对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不利。 说到底这还是属于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但美国幻想的阵营很难在南海周边出现。 当年组建北约阵营,美国其实是借助欧洲各国战后的经济困难,和对苏联的恐惧。但今天的东南亚,各国并没有面对二战后那种困境。美国在经济上愿意给的有限,而诸国也没有对中国的恐惧,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 美国想用上世纪的对抗剧本,来解决21世纪的和平发展问题,自然是希望渺茫。而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也需要对自己多点信心,对不得不在大国间周旋的小国,也多点耐心。
13
2021-1
微型断路器和塑壳断路器有哪些不同之处
微型断路器(英文简称为MCB)使用范围和数量都极大的一种断路器产品,主要功能是为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提供保护。由于两者同属于断路器,且塑壳断路器多用于小容量的通断,所以了解两者的区别,选择合适的产品是十分现实和重要的。塑壳断路器(英文简称为MCCB)主要作用是为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动机保护回路中的过载、短路提供保护功能。由于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使之成为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产品。这里简单做下说明。 先说下基本的相似之处,因为两者都属于断路器,都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产品标准,有相同的工作原理。接着说下两者的区别,总体上说有以下几点: 1.电气参数不同 2.机械参数不同 3.使用工作环境不同 此外从选购的角度出发,具体说几个两者的区别。 电流等级 塑壳断路器电流等级最高2000A的都有.而微型断路器最大电流等级在125A以内。由于两者在容量上的差距,在具体工作中,塑壳断路器的有效面积也大于微型断路器,同时接入的导线也比较粗,可以达到35平方以上,而微型断路器只适合接10平方以下的导线。所以一般对于室内情况,房间较大的更适宜选择塑壳断路器。 安装方式 塑壳断路器以螺钉安装为主,容易压紧,接触良好,运行稳定。而微型断路器主要是通过导轨安装,有时候由于力矩不够而引发接触不良。由于两者不同的安装方式,从而导致塑壳断路器的安装比小型断路器更稳固,难度也更低。 操作与寿命 操作上看。塑壳断路器对过流和短路采用两套装置分别保护,过流保护动作值可以人工调整,方便迅速。而微型断路器对过流和短路共用一套装置,电流不可调,导致很多时候无法解决问题。塑壳断路器相间距离大,且有灭弧罩,灭弧能力强,能承受更大的短路电流,且不易引发相间短路,从而使用寿命也比微型断路器校长。 使用灵活性 在这一方面还是塑壳断路器更加突出,其在设置的灵活性上比微型断路器更好。塑壳断路器的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是各自独立的,使用中过流保护的动作值还可以做出灵活调整。微型断路器的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是统一装置,调节灵活性上存在一定不足。 根据以上的情况看似乎都是微型断路器处于下风,但其实对于某些时候,还是需要选择微型断路器的。比方说需要提高线路的安全性时,因为微型断路器的动作灵敏度高,分断动作快,更有利于对线路及电器的保护。 由此可以看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适合使用的地方,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塑壳断路器和微型断路器的区别,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
15
2021-3
自建模型模块
模块简介 自建模型模块 通过该模块,可利用实验室或文献的化合物数据搭建新的活性、性质等QSAR/QSPR预测模型。 目前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领域,人工神经网络ANN与支持向量机SVM是最主流的算法;ADMET Predictor自建模型模块也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偏最小二乘法PLS、多重线性回归MLR的建模方法。 您可根据自己的化合物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快速地搭建新的预测模型,并保存作为新的预测模型。 用人工神经网络ANNE搭建QSPR模型 筛选出TOP 33个的模型,并自动提示哪个为最优模型,点击模型可查看并进行参数调整 模块简介 下载 完整版PDF产品介绍 方式一: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www.jianguoyun.com/p/DRySa2IQ_a64BxjygcsD “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PDF产品介绍 ↓↓↓
29
2024-3
工业自动化的2024-2029年趋势预测,工控领域创新3D打印解决方案为您揭秘!
在过去几年里,3D打印技术经历了从原型设计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向大规模生产的转变。各个行业对这项技术的采用率不断提高,工业和非打印机供应商也开始将重心放在自动化方面。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硬件不再局限于用于原型设计、模具和单件生产的独立系统,而是成为集成数字化大规模生产线中的核心系统。研发投资的增加以及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增长预计都将推动市场增长。自动化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到2024年为21.3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1.0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49%。3D打印技术以其创新性和颠覆性打破了传统制造模式的限制,为工业制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3D 打印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的未来,激发着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3D打印不仅是一种制造技术,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它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同时也对传统制造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工艺流程要求和提升生产效率。那么近年来工控相关3D打印技术发展到底如何?或许你可以从即将在2024年5月7-9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的2024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中窥得一二。此届展会规模达40,000平方米,其中展品类别包括:3D打印与增材制造设备、增材制造解决方案、设计和产品开发及相关打印服务、3D打印耗材、激光器&喷嘴等相关配件、软件系统、预/后及表面处理等。预计将吸引400家3D打印行业品牌企业参展,20,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建议您提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预约免50元门票,并保存好您的参观确认函。2023年6月,我国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正式在四川雅安投用,实现了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加工效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央视多次报道。冲击式水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冲击式转轮研制,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国冲击式水电站建设的“卡脖子”技术。针对这个难题,东方电机牵头,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针对涉及水力、电机、工艺等方面的70多项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最终采用锻件+增材复合制造模式进行转轮的增减复合制造,根部水斗高应力区采用锻件、次高应力区采用激光增材、低应力区采用电弧增材,不仅缩小锻件制造周期、降低锻件成本,更大幅度降低了锻件的制造难度,有效解决了大型冲击式转轮制造瓶颈难题。其中,东方电机携手英尼格玛(展位号7E26)开展了电弧增材制造水斗的工艺研究,采用多机器人电弧增材系统多部位协同制造外部水斗,突破了增材过程中多机器人集群控制技术,3台机器人历时40余天协同作业,完成2.7吨的金属增材。同时,过程中还充分融入数字化技术,实现了远程操控与多机器人无人值守作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电弧增材制造的工程应用。经验证,采用电弧增材制造的外部水斗,在保证制造效率的基础上,将材料利用率由12%提高至85%,制造成本降低100-500万。过去,这些治具主要采用委托外加工,并使用电木材质,通过CNC加工的方式完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使用CNC外协过程中的问题逐渐增多了起来。比如:加工成本不断推高, 生产周期往往较长, 灵活性受限. 面对这些挑战与困难研华昆山工厂MPM栗经理一直在寻找新的技术与方案进行改善。一次与总部同事的技术交流时,谈到了这个问题,总部同事当时就给他推荐了3D打印技术。负责人表示“确保精度的同时,打印尺寸比较大。虽然大部分我们的夹具都比较小,大概都是20cm以下的小件,但是偶尔也会打一些大的零件,305×305×605 mm尺寸足够大,能够满足这些制件需求的同时,不需要多花几万,非常具有性价比”“3D打印设备安装在工厂工程师的工作室,操作简单,工程师会用UG,SW软件,所以很快就可以上手操作。原来用CNC外发需要两周时间,但在使用3D打印技术后,生产速度提高了很多,大一点的件20个小时就可以制造出来,表面也不用任何处理,就已经很够用。”“从材料方面来讲,目前主要使用PLA耗材,相比以前使用的电木材质,价格更低,由于通常我们填充一般30%或50%,只在需要强度的地方用ideaMaker调整成实心结构,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处理,材料的利用率就会更高,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这样整体下来,治具成本相当于原来的10%左右。”以创新技术实现成本效率的优化,同时兼顾高可靠性,是包括研华、舍弗勒、SKF等工控企业尝试3D打印技术的原因。3D打印技术在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D打印能够制造复杂的工业零部件和原型,以满足特定的生产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不仅如此,身为帮手的工控机,它的外壳和面板也都可以通过3D打印进行制造,以实现个性化设计和定制。英尼格玛(展位号:7E26)和Raise3D复志科技(展位号:8E34)将出席TCT亚洲展,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预约,与我们探索更多专业解决方案,TCT亚洲展期待您的莅临!现在扫码登记预约免50元门票,与他们面对面线下交流!TCT Asia 2024 时间与地点5月7日 09:00 - 17:305月8日 09:00 - 17:305月9日 09:00 - 15:00国家会展中心(上海)7.1&8.1馆
8
2021-2
园林工程施工中要注意哪些关键措施
园林工程的关键施工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降低园林投资方的资金投入。 园林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措施? 1、施工前准备 第一,施工人员应积极与设计人员沟通,充分了解其设计理念和技术要求,在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对施工中难点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第二,制定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园林工程的规模大小应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于大型的园林工程,一般采用 矩阵制,即从园林企业各部门中抽调出专门人员,这样便于让各部门与项目各个工序有机结合;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则通常采用 直线型组织形式,即整个组织是从上到下垂直指挥、统一领导,职责明确,有利于协调工作。 第三,对使用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产品不合格,应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更不能将其用于园林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采购植物,并在植物进场前对植物的名称、数量、规格、产地和苗木检疫单进行审查。植物质量除要符合设计要求外,还须符合绿化规定条例中的质量要求。 2、园林施工的各道工序 强化园林施工的各道工序,对处理好园林工程的现场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未处理好园林施工的各道工序环节,将会给园林工程的管理带来较多的麻烦,导致窝工、返工以及浪费施工的材料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工序主要有:处理好施工的环境、市政的排水以及污水、给水、消防以及强弱电、通信、燃气等方面的工作,相互协调好各个工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施工的成本,更好的促进园林施工的顺利竣工。 注意:凡是遇有建筑、市政、绿化的综合工程时,同时施工,必然会产生矛盾。为了避免绿地遭到损坏,应在建筑、市政及地下管线工程完工后,再进行绿化栽植,有利于巩固绿化成果。 3、加强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施工队伍的素质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不断提高我国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 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活动,通过业务培训、深造等方式加强专业知识的提高,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道德建设,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只关注于自己的利益至上,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时可以 制定一些日常职业规则, 严格施工人员的执行力度。另外,选择技术人员要尤其重视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严格控制进入施工的人员选择,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4、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一是工艺及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严格按绿化种植施工工艺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二是技术以及人员控制。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 三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控制。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园林绿化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基础。 四是加强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和控制。在竣工后,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由专人管理,对于出现损坏及时维修。 5、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管理 园林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环保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中所种植的植物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做好养护管理,不然会造成植物的逆生长,严重的甚至是死亡。所以,在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工作,一定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植物给人们呈现的景观效果和成活率。 对于园林景观工程的实施,涉及的相关内容比较繁多,具体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养护工作的落实中,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合理的进行处理,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有效建设和管理,进而有利于园林景观艺术性的良好发挥,更有利于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 图片来源:项目实景拍摄,侵权追责。
9
2021-11
伺服电机有什么优点,是哪些注意事项?
伺服电机的各项优点是高速性能,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等等;另外要注意以防减速机的油进入伺服电机,发生故障。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详细的内容。 一、伺服电机的各项优点 1、精度: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进电机失步的问题。 2、转速:高速性能好,一般额定转速能达到2000~3000转。 3、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三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特别适用。 4、稳定: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类似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运行现象。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 5、及时性: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 6、舒适性: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 二、伺服电机安装的注意事项 1、若伺服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则在使用伺服电机时应加油封,以防减速机的油进入伺服电机。 2、确保电缆不受外界弯曲力或其本身重量所造成的力矩或垂直载荷,特别是在电缆出口或连接处。 3、要保证每一台伺服电机安装和运行时,其径向和轴向负荷都控制在规定的数值之内。 4、当伺服电机的轴端安装/拆卸耦合部件(联轴器、皮带轮、链轮等)时,不要用锤子直接敲击。
7
2023-1
蚂蚁集团最新公告:马云不再是实控人,强化与阿里巴巴隔离
红星资本局1月7日消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 公告称,自2021年以来,蚂蚁集团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董事会八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独立董事,下设六个专门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其计划继续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实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过半数。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合伙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强化与股东阿里巴巴集团的隔离。 蚂蚁集团还在公告中称,其在1月7日收到其股东的《关于股东上层结构调整的告知函》。 公告称,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对蚂蚁集团股东上层结构进行调整,此次调整的核心是蚂蚁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的变化。 在此次调整前,蚂蚁集团的股权架构如图所示: ↑截图自蚂蚁集团官网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虽然马云、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分别持有杭州云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云铂投资”)34%、22%、22%及22%的股权,但根据该公司的现行章程及《一致行动协议》,马云能够实际支配云铂投资股东会、行使蚂蚁集团股东权利相关事项的表决结果,进而间接控制蚂蚁集团53.46%股份的表决权。 也就是说,在此次调整前,马云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 1月7日,各方分别签署相应协议,做出多项安排。比如,马云、井贤栋、胡晓明及蒋芳终止在云铂投资层面的一致行动关系;井贤栋、邵晓锋、倪行军、赵颖、吴敏芝将通过股权转让分别持有云铂投资20%的股权。 在调整结束后,蚂蚁集团的股权架构如图所示: ↑截图自蚂蚁集团官网 蚂蚁集团在公告中称,在此次调整完成后,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蚂蚁集团的股份表决权更加透明且分散,这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对蚂蚁集团的持续稳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次调整不会对蚂蚁集团及下属公司的日常经营造成影响。”蚂蚁集团在公告中说。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何先锋
23
2021-2
光电测量原理的直线度测量仪是如何对陶瓷管材检测的?
直线度对于轧材零部件至关重要。即使是很小的误差也会导致磨损痕迹增加,从而使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如陶瓷管材等的直线度对其质量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圆管等轧材直线度测量大多采用手工测量或接触式传感器进行测量,手工测量对试验员素质要求高且测量结果重复性差,因此需求在线直线度检测装置进行质量检测。 在线直线度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测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可实现直线度、直径等几何参量的高精度测量,可实现直径和直线度的动态测量与性能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具有软件系统,实现图形显示,可长期存储历史数据。 直线度测量仪是由三台测径仪组成,他们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直线度的检测,是一种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在线直线度检测系统,它是基于直径和位置测量原理进行测量的高精度检测设备,测量仪采用成90°交叉分布的2路光电测头同时测量被测物的直径和位置,利用2路测头的位置数据计算测量点在坐标系中的实际偏差。直线度测量仪主要检测的数据有直线度、外径、椭圆度这三个几何尺寸。 三台设备同一时刻测量被测工件的位置数据左边和右边两台采集的位置连线,计算出中间设备的在直线度为0时的理论位置,与中间一台所获的的位置数据比较,差值即为被测工件在当前位置的直线偏差。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mm):φ0~φ40; 2)被测物直径范围:1-30mm; 3)测量精度(mm):外径测量精度:±0.02mm;椭圆度精度:±0.02mm;直线度测量精度:±0.08mm/m; 4)测量频率(Hz):500; 5)电源电压(V) :AC 220±15% ,50Hz; 6)环境温度(℃):测径仪、工控机:-10~50℃; 7)环境湿度 (%rh) : ≤ 80(不结露) 直线度测量仪具有使用简便、稳定可靠、精度高的优势,它可应用于生产线上进行在线检测,同时也可兼顾外径尺寸的在线检测。 本文由保定市蓝鹏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编写